一张书桌、一把椅子,大约占用一个家庭约1.5平方米的空间,却是很多孩子珍视的、独属于自己的学习空间。
对于上海个别家庭的孩子,能享有这样一个小区域也是一种奢侈。近年来,上海各区探索将帮困救助的内涵扩大,拓展青少年扶持思路,逐步探索出“一平米书桌”的新做法,即排摸确定人选后,通过政府资助或整合社会各界资源,为孩子们改造出一小片学习空间。
(资料图)
助人者普遍希望,这次小小的改造,可以让孩子们通往更光明的未来。效果究竟怎么样?一起来看浦东这个受助家庭背后的故事。
▽▽▽
浦东新区老港镇社会救助负责人陆斯文手里,有一本“菜单”,里面有12个选项的桌椅,4个选项的台灯,4个选项的风扇,以及取暖器、床单被罩、书包、文具、书籍等十余个项目的勾选列表。
3年前开始,老港镇每年通过辖区聘请的第三方救助顾问挨家挨户排摸,从11个村居里选取真正家庭困难、孩子学习空间有改造需求的20户村居民,邀请他们填写这份菜单。填好后,则按照他们各自的勾选,将货品送上门完成安装,确保将这个内容丰富的“一平米书桌”送到孩子手中。
老港镇政府对这项创新帮扶工作十分支持,每年划拨一定资金,并派出专业第三方和社工全程推进。
小洁(化名)是一名小学生。救助顾问告诉记者,第一次上门排摸她的家庭情况时,“孩子欲言又止的样子让我们确定,她是非常想拥有这样一张书桌的。”
“一些家庭在勾选菜单时还特别慎重,先用铅笔填写一次,再经过全家商量后,将铅笔改成圆珠笔给出最终答案。”陆斯文说,经过了一轮试行后,不仅越来越多的家庭想要参与,很多孩子也勇敢、明确地跟上门排摸的救助顾问表达了意愿。而那套新书桌,甚至成为他们在学校里的谈资。
为了让更多孩子受益,今年,老港镇政府将扶持资金增加到30万元,这意味着受帮扶家庭可以扩展到60户。“我们还根据往年的经验优化了机制和‘菜单’,将受助范围从16岁扩展到18岁,涵盖高中阶段的青少年;同时,增加了‘菜单’的选项,让‘菜单’内容更加贴合不同年龄段的需求。”陆斯文说。
来源:浦东发布